• 主页 > 知识问答
  • 天津全运会取消奖牌榜:探索体育初心与金牌至上观念的转变

    从天津全运会开始,全运会取消了奖牌榜。其目的是让全运会回归“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初衷,成为群众体育健身的舞台。天津全运会的口号是“全运惠民、健康中国”。在这一主题指导下,全运会纳入了19个群众参与项目。在外界看来,全运会没有奖牌榜,这是一种进步。但取消金牌榜对于扭转金牌至上的政绩观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全运会丑闻频发能否大幅减少?

    从天津全运会来看,奖牌榜虽然没了,但排名还在。换句话说,“金牌至上”的毒不在金牌,也不在金牌榜,而在金牌论和金牌导向的体育考核体系。 、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法。诚然,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争取好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对于体育管理部门来说,必须明确的是:老百姓到底想要哪块金牌?哪些金牌能够真正体现我们体育的发展水平?金牌与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之间如何抉择?只有真正建立科学、系统、全面的体育发展评价体系,才能对症下药治愈“金牌至上”的顽疾。

    全运会上那些奇怪的现象

    说到全运会,我们总会想到三个字——“奇怪的现象”。为了夺取金牌,各省市想尽一切办法,“双计分”、“奥运金牌带上全运会”、“三大项一二三等奖全部”等。获得金牌”等等,同样,在赛场上,各种奇怪的现象也相继出现,比如非常著名的“翻转放弃金牌”事件,比如奥运冠军孙英杰的“尿尿”罐子”事件等

    全运会柔道决赛_2021全运会柔道冠军_2001年全运会柔道冠军

    出现这些奇怪景象的原因很简单:全运会的成绩与当地体育局领导的晋升有关。 “金牌论”导致全运会出现各种匪夷所思、怪异的现象。

    孙福明跳水事件引起轩然大波

    2005年南京全运会柔道比赛中,辽宁队的前奥运冠军孙福明与解放军的颜思瑞在决赛中相遇。没想到,比赛一开始,孙福明就被颜思瑞轻轻推倒在地。颜思瑞瞬间击败孙福明,夺得金牌。孙福明的“跳水”让金牌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媒体批评奥运冠军缺乏公平竞争。其实这也不能怪孙福明。她只是规则的受害者。因为颜思瑞是辽宁队交换到解放军的球员,所以她和孙福明是队友。按照双倍计分规则,如果颜思瑞获胜,解放军可以获得一枚金牌,辽宁队也可以再添一枚金牌。而如果孙复明获胜,解放军的金牌数也无法增加。正是这条具有中国体育特色的规则,最终导致了孙福明扑倒、丢掉金牌的闹剧。

    2001年全运会柔道冠军_2021全运会柔道冠军_全运会柔道决赛

    2013年全运会,东道主辽宁队在三大项上创下了72枚金牌。三大项目冠军计三枚金牌,亚军计两枚金牌,第三名也奖励一枚金牌。按照男女类别、参赛选手年龄组别,一届全运会三大运动项目共产生72枚金牌,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国家体育总局看来,激发当地三大体育发展热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全运会金牌数。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绝对是徒劳的。 “可笑的是,我们在全运会上如此重视三大项目,但在仁川亚运会上,我们的三大项目却没有获得金牌。”国家体育总局一位领导表示。

    此外,奥运会金牌还与全运会金牌挂钩。一枚奥运会金牌可在下一届全运会上兑换为两枚金牌。这是全运会比赛还没开始,北京、山东、湖南、广东等体育代表团就已经夺得金牌的奇怪景象。奥运会期间,除了运动员的家长和教练之外,恐怕最紧张的人就是当地政府和体育局的领导了。一旦获得金牌,意味着他们将提前拥有两枚全运会金牌。全运会金牌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清楚这一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主办国在历届全运会金牌榜上均名列前茅。 2001年的广东、2005年的江苏、2009年的山东、2013年的辽宁,主办国必须占据金牌榜榜首已经成为全运会的规律。

    取消金牌榜容易,改变政绩观念难

    当地体育局一位官员曾公开表示,“全运会不公布金牌榜、奖牌榜和总成绩排名榜,但并不代表这些名单不存在。国家体育总局不公布这些名单”名单,但各地体育局肯定会自己计算各队的成绩,然后私下排名。”这位体育局官员对体育界的“上政策、下对策”早已深有体会。 “金牌第一”的理念在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根深蒂固。

    据中国吉林网报道,虽然天津全运会奖牌榜被取消,但不少省份体育局仍会在年度总结材料中重点强调本省在全运会期间获得了多少奖牌。过去有哪些改进或突破?天津全运会期间,由于裁判问题,西部某体育小省丢掉了某枚金牌。省体育局局长因为全运会金牌分很少而勃然大怒。失去这枚稳操胜券的金牌,很可能意味着省代表团无法完成省政府交给省体育局的全运会任务,也将影响我省在西部几个省市中的排名。

    事实上,即使没有奖牌榜,每个代表团参加全运会都带着成绩使命,既包括金牌数,也包括各省的排名。完成任务的人可以回去,根据功绩获得奖励。未来四年,他们还可以向政府申请更多的人、钱、物。未完成任务的,需等待回国后审核。更重要的是,政府很可能会减少对体育部门的投资。

    客观地说,“金牌至上”的理念对中国体育的危害很大,但各级政府在体育部门考核中的“金牌论”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因此,全运会金牌榜的取消虽然体现了中国体育界希望淡化金牌概念的积极信号,但并没有真正起到很好的效果,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

    全运会柔道决赛_2001年全运会柔道冠军_2021全运会柔道冠军

    部分省份设立“光荣榜”

    发展群众体育是突破口

    2021全运会柔道冠军_2001年全运会柔道冠军_全运会柔道决赛

    2017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新规定,宣布全运会4人及以下项目可实现跨单位组合,涉及游泳、田径、羽毛球等10个大项中的49个小项, ETC。 。

    国家队的搭档往往不是来自同一个省、市、自治区,全运会前必须分开重组。打破省际界限,鼓励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保证了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影响了部分省份在全运会上的优势项目。这无疑增加了比赛的悬念,也更加注重职业比赛的连续性。

    “全民”参与群众性活动备受关注。业余运动员也可以参加高端全运会。人们认为冷酷无情的全运会,也可以变得很接地气。这些新型群众体育项目中,有群众参与度较高的龙舟、舞龙、太极拳、国际跳棋、桥牌、健身气功、垒球等运动项目,还有轮滑、攀岩、航空等运动项目。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帆船模型等时尚项目,以及乒乓球、羽毛球、马拉松等奥运项目等热门业余赛事。除了这19个项目外,还有通过网络收集的广场舞比赛,普通的草根面孔成为了比赛的主角。

    这几年,我国一直强调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不仅要有奥运金牌,还要办好群众体育,让体育成为群众的生活方式。天津全运会的改革思路如出一辙。以赛龙舟比赛为例。佛山“龙船阿姨”惊艳全国。不过,平日里,这些“运动员阿姨”并不是职业运动员,而是我们身边要送孙子上学、干农活、做家务的普通人。

    全运会对于中国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天津全运会改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将有更广泛、更多配套的改革随之而来。 “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要实现这一目标,全运会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竞技体育、不注重群众体育的观念。天津全运会的改革让人们看到了希望。陕西全运会能否成功接过这一接力棒,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中国吉林网吉客APP记者 于洋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longwenhua.com/html/tiyuwenda/943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